【党史百年】吉鸿昌:“国破尚如此,我何惜此头”

发布日期:2021-05-15    浏览次数:

2021年05月06日13:30 | 来源: 河南日报

           

原标题:吉鸿昌 “国破尚如此,我何惜此头”

你知道民族英雄吉鸿昌“毕生的最大光荣”是什么吗?

时间上溯到1934年11月9日,吉鸿昌在天津法租界被捕。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,他大义凛然地说:“我是共产党员,由于党的教育,我摆脱了旧军阀的生活,转到工农劳苦大众的阵营里头来。我能够加入革命的队伍,能够成为共产党的一员,能够为我们党的主义,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,这正是我毕生的最大光荣。”

“国破尚如此,我何惜此头”,吉鸿昌被杀害时,年仅39岁。


在扶沟县吉鸿昌将军纪念馆里,一幅长24米、高2.5米的巨型浮雕,展现了吉鸿昌参加北伐、深入苏区、主政宁夏、出国考察、光荣入党、察北抗战、津门播火、英勇就义等八个阶段的革命历程。

从1913年入冯玉祥部当兵,到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,19年的苦索与经历,不仅没有熄灭他的救国热情,反而化作薪柴,将他锻造成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。

一句名言折射烈士初心。吉鸿昌的父亲病逝前,曾给他留下嘱托:“作官即不许发财。”吉鸿昌请陶瓷场烧制了一批瓷碗,把这句话印在上面分发给下属。他说:“我要牢记家父教诲,作官不为发财,要为天下穷人办好事,请诸位兄弟监督。”以百姓心为心,正是共产党人初心的生动体现。

一所学校见证烈士行动。1922年,吉鸿昌拿出100多块银元,在家乡办起一所小学,凡是贫家子弟一律免费就读。学校起初只有一间民房,在他的不断资助下建校舍、请名师、办中学,吸引广大青年学子前来就读,被誉为“豫东第一校”。当时校园校田总面积上千亩,旁边的吉鸿昌故居却不到1亩。

一次考察坚定烈士信仰。1930年,蒋介石命吉鸿昌攻打鄂豫皖苏区。不愿打内战的吉鸿昌化装进入苏区,亲眼见到了百姓幸福的生活,茅塞顿开准备率部起义:“投错了门路,就拔出腿来!”不料蒋介石得到密报,解除了他的兵权。两年后,吉鸿昌在“一·二八”抗战的炮声中从国外回到祖国,为抵抗日寇奔走呼号,变卖家产6万多元组织抗日武装。

一封遗书彰显烈士品格。吉鸿昌英勇就义前,仍牵挂自己一手创办的学校。遗书中他写道:“所虑者吾死后恐吾弟等有不明之处,还要强行分产。诸君证明已有其父兄遗嘱,属吕潭地方学校教育地方贫穷子弟而设,款项皆由先父捐助,非先父兄私产也!”

事如芳草春常在。近百年岁月过去了,吉鸿昌学校为国家培养了一代代英才。无数人承继着吉鸿昌的光荣,正把英雄的故乡建设得更加出彩。(记者方化祎 李昊)



太阳成集团tyc122cc

网站:www.hbrunyue.com ©2024 版权所有:太阳成集团-www.tyc122cc.com|主页网址

地址:中国河北省秦皇岛市河北大街西段360号  邮编:066004  

Baidu
sogou